Category: 文化藝術

雅緻概念店新張

「雅緻」總裁 Ana Rodrígue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新概念店開張正值Lladró成立70週年,展現Lladró一直以來致力於復興和創新的陶瓷藝術,通過這全新的空間,使人與瓷器間產生情感上的互動。」

大唐后範永垂
當代選美再探傳統之美

詩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國風.周南.關雎》)「窈」是深遠,「窕」指深邃,位列《詩經》之首的詩歌〈關雎〉,以「窈窕」比喻女子幽靜美好的樣子,道出了中華五千年來對美好女子的想像與定義。...

芬芳密語——淺談花語的歷史

幾個世紀以來,人們都曾用花語為通信加密,精心搭配的花束成為了人們傳達情意的美好信使。隨著時代變遷,花卉便包含了或善或惡的隱喻。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時期,許多篤信宗教的作家和藝術家都曾借花語詮釋他們虔誠的信仰。

走入畫境 品生命之旅
美國風景畫家托馬斯·科爾名作賞析

托馬斯·科爾(Thomas Cole)是美國首位偉大的風景畫家,他的畫風別樹一幟,為19世紀初期美國畫壇的哈德遜河派(Hudson River School)奠定了基礎。從令人屏息凝神的曠野景色、蕩氣回腸的歷史時刻,到引人入勝的寓言故事,科爾身體力行,用高超的技藝在大自然中刻畫人性、追尋神蹟。

「魚」韻無窮——探尋新年文化符碼

中國新年對華人來說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節日,闔家團圓的大好日子。每到除夕夜,全家人齊聚一堂吃團圓飯時,桌上必有一道跟魚有關的佳餚,而且大家都會有不把它吃完的默契,意味著年年有「餘」,也藉此表達今年全家生活豐裕的感謝,並蘊含著來年日子也能過得豐衣足食、不虞匱乏的期望。

晦暗中前行的力量——美國感恩節

大家或許都對感恩節的由來有所耳聞:清教徒初來到美洲大陸,在一位印地安人史廣多(Squanto)的幫助下,學會了種植與捕撈等生存之道。1621年,清教徒們在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迎來了大豐收。為感謝上帝的祝福,他們舉辦了盛大的秋收宴會,觥籌交錯,慶祝了三天三夜。這場盛宴便是「感恩節」的前身。但感恩節是何時成為闔家歡慶的法定節日呢?這得從19世紀的一位女作家——薩拉·約瑟夫·海爾(Sarah Josepha Hale)介紹起。

傲寒獨芳華 暗香餘千秋

寒荒寂寞、眾芳搖落的季節,梅花不畏風雪,開得茂盛,暗香隨風浮動,花瓣自開自落,如雪片般飄揚。梅開獨先天下春,「一夜欲開盡,百花猶未知。」(熊皎〈早梅〉)每到暮冬、早春時節,梅是報春的使者,是冰雪交加中的第一枝春訊。

掬一葉胭紅歎秋光——尋味東西楓葉文化

時序入秋,金風颯爽,楓林中吹起一地繽紛,澄黃、金赤、絳褐、銀紅,一片色彩斑斕。楓葉的燦爛與飄零,恍若定義著秋季的到來與結束。自古以來,無分東、西方,多少詩詞歌賦吟詠、唱誦著楓紅的美麗與淒淒。宛若掌形的葉片,牽繫著一個國家乃至一整個民族的文化情感。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淺談傳統婚禮之意義

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追尋能和彼此共度餘生的另一半。但婚姻中經歷各階段的喜怒哀樂後,讓人逐漸忘卻最初結合的真諦。其實在上古時期,無分東西方,男女結合的婚姻觀,幾乎可謂如出一轍。據《希伯來聖經》記載,神覺得亞當一人獨居不好,於是⋯⋯

敬春之生 品春之美 ——源於大和的櫻花情結

無論是在廣闊的綠地、長長的河堤邊上或環形的湖畔,放眼望去,但凡有成片的櫻色花海相伴,便是虛擲光陰也無妨。當盛景填滿雙瞳,彷彿時間也走慢了,賞櫻何以如此醉人?或許源自一份積澱千年的文化情懷⋯⋯談及賞櫻,誰人不神往日本的櫻花,那令舉世趨之若鶩的勝景,稍縱即逝,更讓人想一睹風采。

方寸蘊四季 飲食之花「和菓子」

光景再好,花葉終會落,白雪終會融,如同日本歌人藤原興風寫下的哀嘆:「千草百咲花,雖盛無一不凋零。」日人有感時光荏苒,轉瞬即逝,為了留住剎那的美好,便將四季的流轉與感悟,幻化成掌心上一顆顆精緻的點心──和菓子,在日本飲食文化中,開出一朵朵雅致之花。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