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Jennifer Tseng
Photography by Larry Dye
張如日的人生經歷,似乎在他還來不及反應時,就發生了不可逆的轉變。 如今他成為一名獲獎的中國古典舞舞蹈家,在全球頂尖的藝術團——神韻藝術團——擔任領舞演員。他如今回想,不由得感慨萬千。
當年,父母雙雙去日本留學時,以為只是暫時的,卻沒想到會在一夜之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他們從中國留學生變成了必須尋求庇護的難民。
張如日的家人修煉法輪大法(又名法輪功),這是佛家的一種古老的精神修煉方法。1990年代,中國有一股氣功熱潮,當時法輪功曾被多次譽為明星功派,並屢次獲獎,受政府褒揚。因功法簡單易學,其主要核心宗旨為「真、善、忍」教導人心向善。90年代中後期,歐美等海外地區30餘國都有人在學煉此功法,不到幾年時間,便在全球吸引了數百萬名的習煉者。
由於此功法學煉人數迅速增長,這令中國共產黨感到害怕,並於1999年對法輪功進行暴力鎮壓。 這一和平修煉的功法,在一夕間被汙名為國家公敵,許多修煉者被關進監獄和勞教所。對此張如日談起:「我的阿姨因為修煉而多次遭受迫害。被關押多年後,她被釋放,但幾個月後又再次被捕。」 他的母親也曾赴北京和平上訪,也因此被非法關押了六個月。
前所未見的舞臺
張如日在自由的日本出生長大,他想為那些遭受迫害的中國老百姓發聲,並將此視為使命,「從小我就一直認為這是我必須做的事。」他說。為此他在課業之餘,上街發傳單,參加遊行,以及走訪日本各地,就是為了向更多人訴說這場正在中國發生的迫害。
在因緣際會下,張如日在日本觀賞了來自美國紐約神韻藝術團的演出,後來他了解到,這是由一群逃離中共迫害的藝術家所創立的藝術團,演出的宗旨在於重現中國五千年神傳文化的輝煌,向觀眾展現在中共統治前的中國之美。
中國古典舞是神韻藝術團採用的主要藝術形式,這是擁有數千年歷史的舞蹈體系,不僅有完備的訓練系統,更是世界上最具表現力的舞蹈之一。神韻的舞蹈家都必須經過嚴謹的訓練而成。大多數人或許不知道,當今在中國看到的中國古典舞,大多摻雜了現代舞和其他舞種。 而神韻則是展現最純正的中國古典舞。
神韻的演出中,除了中國古典舞、民間舞和民族舞之外,兩個半小時的演出還包括以現代為背景的舞劇,故事背景喚起人們對當代中國人權議題的關注。
張如日回憶起首次觀看神韻演出時深受觸動, 他形容那彷彿替他打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我看到他們是如何在舞臺上揭露迫害,講清真相,告訴所有人中國現在發生了什麼。這實在是太重要了。」
勇敢並非無所畏懼
後來,張如日的好友考上了位於紐約上州的飛天藝術學院——為神韻表演者的預備學校——好友逢假期回到日本時,分享了自身的親身經驗,並鼓勵他也應該去試一試。
儘管張如日為神韻的演出深深著迷,但卻有個問題——他並沒有特別想跳舞。
「我對藝術很有興趣,但我更喜歡靜靜地坐著看書或聽音樂。」當他看著演員們在臺上舞動和翻騰,展現運動和柔韌性的最高境界,當時的他想:「我只知道這會非常累,我覺得自己做不到。」然而,在其內心深處卻有股力量,正牽引著他走向未知的征程。
「世界上善良人也不少,但是真能做到很正直的人,卻沒有那麼多,就是在生活中很容易妥協吧……」他接著分享他看見的神韻藝術家們,對信仰堅如磐石,「這麼一群人,就是正直同時又對周圍圓融,因為我從小就覺得,能遇到這樣的人很難得。」思及此,他決定追隨內心的意志,張如日告訴母親決定去紐約參加選拔測試。 「我母親就直接給我報名了。」他笑著回憶自己當時還沒來得及反應。
在紐約參加入學測驗時,一位老師問他:「怕不怕痛?」那一刻,張如日想到了家人對其無條件支持,以及眼前這無與倫比的機會,更想到這世上仍在等待聆聽真相的人們。「不,我不怕!」他脫口而出,當年場景恍如昨日般清晰。 兩週後,他收到正式錄取通知。
張如日坦言,「我知道我怕累、怕疼。」但與懸而未決的感受相比,「我知道痛苦不是我應該擔心的事情,我可以戰勝它。我下定決心,不能辜負支持我的人。」
在難關中從心出發
伴隨其來時的決心,張如日全身心地投注在舞蹈訓練中,後來成為神韻的主要領舞演員。 這過程當然不是一帆風順。 每天從晨跑開始,張如日和其他團員都要接受嚴格的訓練,他形容,「甚至在一天的日程開始之前,我們就緊張得滿頭大汗。」
不問四季更迭,能在日復一日高強度的訓練下堅持,為日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讓你能在困難的情況下堅持不懈。」他說,這不僅磨礪出舞技,更磨出了過人的意志力。舞蹈無疑是一項耗費體力的職業,但心理上的負擔更是難以克服。
「我年輕時非常好勝,渴望成功。在我的腦中,我能看見自己完成了舞蹈動作,但在現實中卻充滿曲折且費時。我對自己非常嚴苛。」他說。最初學習舞蹈的那幾年,張如日表示自己當年的天真常帶給他難關,他以為只要努力不懈就會有理想的結果,「後來身體受過很多傷,腰啊,腳腕關節,都是那種影響我好幾年的⋯⋯」,事後回想他才意識到,自己用錯了方式,不論在生理或心理上。
要想增進舞藝,不僅是雕琢動作與技巧本身,肢體的平衡,也反映出內心是否達到平衡。當內心過於躁進,身體也無法協調,「我在面對它(受傷或學習高難度技巧)的過程中,也學到了很多」,他還說,「我覺得在這過程中,你的心態能多麽地保持正面,完全是取決於你自己。」儘管他自認較晚體悟此理,因此嘗了不少苦頭,但他並不後悔。
他觀察到,無論古今,所有有成就的人,過程多是跌宕曲折,但從中他也發現了這群人的共通點——為一份信念而堅持到底,最終都能走到自己真正追尋的目的。在其舞蹈路上,他對此深信不疑。
圓融的藝術
「神韻要培養的人才是很全方位的,並不只是跳舞。」從多年的經驗中,張如日也逐漸明白,要想作為一名全面發展的藝術家,不能將眼界侷限在舞蹈動作上,還必須熟悉表演的各個面向。
喜歡聽音樂的他格外有感,「有句話說: 音樂是舞蹈的靈魂。所以我們在表演時,不僅要練習舞蹈,還要與樂隊指揮合作,確保樂曲的每個細節都能推動故事情節發展。」他說。「神韻的音樂都是原創的。編舞和作曲家竭盡心力密切合作,來制定樂曲裡的細節。他們的見解幫助我們在腦中建構畫面,然後,你必須去感受音樂,表達音樂背後的情感,再通過舞蹈動作傳遞其中內涵。」
在理解音樂的過程中,張如日了解到放下自我觀念,以大局為優先的重要性。「對我來說,持續了解自己想要的,以及如何才能最好地傳達我想要傳遞的信息,這一點非常重要。 」他接著說:「但有時,我必須捨去自己的喜好,來達到最佳的整體效果。我專注於『什麼最能打動觀眾』,而不是我個人想看到什麼。」
回首往事,張如日感謝其信仰帶給他的力量,使他能在舞蹈中扎根,並在這條道路上踏實前行。
張如日從未忘記將他帶到此處的初衷: 「我想盡我所能,來幫助這個社會,幫助我周遭的人。神韻將『真、善、忍』的內涵傳遞給觀眾,我認為這些是世上最具有共通性、以及最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