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總是能夠撫慰人心。在身體不適,或早晨尚未醒腦之際,又或是想安慰朋友時,在各式的生活情境中,我們都會想泡杯熱茶。但是在美國,人們對於茶葉的認識與其箇中妙處,不像其他國家那般,對此以有長久的歲月積澱。
「Harney & Sons」茶葉品牌自創立以來,便透過各種好茶,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茶飲文化,向美國人傳遞茶葉相關知識,販售各式各樣的茶葉和調合茶,品項超過三百種,其著名的錫罐是許多茶飲愛好者再熟悉不過的包裝。為什麼茶葉值得深入了解?副總裁麥克·哈尼(Mike Harney)説:「因為茶具有了不起的歷史意義,而且風味絕佳,據說,喝茶對身體好!」

茶的繁複與多樣和酒相似,隨著產地、採摘時節和處理工序的差異,成品的風味也大不相同。過去數十年來,該品牌引進了各色種類的茶葉,希望能夠培養美國大眾認識高品質的茶葉——別再只認得立頓茶包等平價茶。因此公司致力於發掘高品質的經典茶,例如伯爵茶(混合印度紅茶與中國烏龍茶,香氣濃郁),或散茶,如普洱(源自中國的發酵茶,以樸質又濃厚的風味聞名)。除此之外,他們還開發很多創意調合茶,其中一款名為有機曼谷(為綠茶搭配檸檬草、椰子、香草和生薑的混合風味),他們還提供來自意大利托斯卡尼的橄欖葉,打造一款草本茶;還有代茶冬青,它是一種美國原生的灌木植物,其樹葉和樹枝含微量咖啡因,可沖泡飲用。哈尼開玩笑地說,公司會有如此廣泛的種類是因為「沒人知道該怎麼拒絕」,每一樣都是他們非常喜愛的產品。
白手起家
茶葉公司創辦人是已故的家族大家長,約翰·哈尼(John Harney),他在康乃狄克州的Salisbury鎮上經營一間小旅店,當時約翰結識了一位英國茶葉銷售員Stanley Mason,他教導約翰茶葉產業的所有相關知識,也教他如何混合不同種茶葉,製成一道茶。不久後,約翰與幾位合夥人買下了梅森經營的事業。1983年,約翰解散合夥公司,創立了「Harney & Sons」,希望將來能夠將公司傳承給子女,打造家族企業。
如今夢想成真,公司現由麥克·哈尼與他的弟弟保羅負責管理,在其經營下,原先一間值得信賴的優質小茶商,蛻變為國際市場中的著名品牌。2021年,Harney & Sons旗下的茶館於日本東京開幕。他們也經常與知名機構和電影合作,例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和2019年改編自經典名著《小婦人》的電影。

該公司的品牌故事,可以說是個典型美國故事。創辦人約翰買下了整間公司後,開始在自家地下室製作調合茶,從製作到包裝,一手包辦,當時還是青少年的保羅,則會幫忙將茶葉搬進地下室。麥克曾在酒類產業工作,也曾在芝加哥經營旅館,當父親邀請他加入之際,他已準備好迎接挑戰,一同投入這個家族企業;而弟弟保羅則是在海軍服完兵役後加入。
茶葉鑑賞
在傳統茶葉產業中,普遍的程序是,公司收到樣茶後,就以樣茶為主去購買與調製茶葉。而麥克於此,運用了他在酒業的工作經驗,主動出擊。他展開了亞洲味覺測試之旅,
遠赴各地,親自見聞優質的茶葉原料。在旅程中,他留下了美好的回憶,像是走訪印度Mamring地區的小村落,那裡是大吉嶺茶的產地。在見識過各個頂尖茶葉產區和頂級茶葉後,他也累積了豐富的知識。他研發了一套分級制,他將茶的三種主要風味組成:澀度(briskness)、醇厚度(body)與香氣(aroma)分成1~5個等級,印在每一款茶罐上,供顧客參考。
澀度即在喝茶時的乾澀感,取決於茶中的單寧酸含量多寡;醇厚度是指茶的風味充滿口腔般的濃郁程度;而香氣就是泡茶時聞到的香味。他也為每款茶註明了詳盡的風味解說與沖泡方法,以高人氣的巴黎茶為例,風味敘述為「其香氣,聞起來有焦糖般的香甜,且有黑醋栗的水果風味」。
麥克在其2008年發表的世界主要茶種指南中,也有對於各種風味的描述,讓茶更具吸引力。指南中也記錄了茶種的歷史、特色還有生產過程。大部分的茶,例如:紅茶、綠茶、白茶、烏龍茶,皆來自同一種植物,即茶樹(學名Camellia sinensis),它們的相異之處在於茶葉採收的方法(取嫩芽,或成熟一點的葉子,還有採摘的季節等),或是收成後的處理方式:有些製茶師會用炒鍋手工炒茶或是用烤爐烘乾茶葉,也有的是先靜置讓茶葉氧化或發酵。
該指南對中國綠茶的其中一種敘述,是叫「蟠龍銀毫」的茶種,裡面寫道:「一開始會聞到清甜的可可味,整體基調像是燜燒韭蔥會有的甜味,最後,持久的蜜香中,還帶有一絲梔子花香的尾韻。」這本手冊的詳盡描述,澈底展現了麥克對茶的熱愛,萃取各種創意風味的過程和調製各種茶款,對他來說,就是場有趣的冒險。他說:「我們可以做出可可風味,或是水果風味、檸檬風味,這些都是茶樹中的天然化學成分,經過我們萃取、調整之後,就可以嘗到這些味道。」
要充分了解茶葉繁複的多樣性,麥克也承認,對美國人而言,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我們就是持續的做出成績,」他說。「Harney & Sons」將繼續以家族企業經營,如今以紐約東北方小鎮Millerton的量產工廠為主要據點來運營,旗下所有茶葉,都是在此由員工包裝出產,他愉快地說:「我父親創辦了一項很美好的事業,而我們會繼續堅持做下去。」

THIS ARTICLE ORIGINALLY APPEARED IN AMERICAN ESSENCE MAGAZINE.
本文編譯自英文,部分段落、文句經調整以符合中文編輯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