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text by Jenny Zhi
Chinese text by Fenzhi Zhang and Janet Ma
Photography by MOYUREN

臺灣翡翠金工藝術家許英祥:「假如你的心像清水一樣,生活的點滴與際遇都是你原創的生命力!」

心如工畫師,能成種種緣。筆名為「磨玉人」的許英祥是磨玉人翡翠金工藝術館創辦人,亦是擁有研磨玉石、鑽石及鑲工設計三項技能的珠寶設計師。投入翡翠珠寶領域長達四十餘載的他,在珠寶玉石的創作上,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從蒐集翡翠到金工與設計,他將自己對生命的感悟以及文化的理解都融入到翡翠藝術品中。看著一件件驚為天人的翡翠珠寶,人們似乎可以看到許英祥猶如明鏡純粹的內心,以及他心中如詩如畫的意境。

“The Empress’s Ring,” a jade ring designed by Ying-Hsiang Hsu.

家族承傳 緣牽玉石

許英祥少時遵父命學習玉石研磨。他至今對兒時的兩句話記憶猶新——父親教導他「久煉成鋼」與母親對他說「無通想要偎靠別人」(閩南語,意思「不要想依靠別人」)。因家庭而將彼此牢牢牽繫的「翡翠之緣」讓他始終如一地潛心研習翡翠長達四十餘載,成為業內的專家。兩岸三地許多企業主買玉石珠寶都要先請他評鑑。

其實,父親除了督促學習玉石之外,自許英祥小學一年級,便常用一張張紙條提點他的生活態度和做人準則,「克己待人」、「常懷感恩的心」等。父親也常分享歷史英雄故事,故事中所提到的許多古詩,如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些詩句同字條上的做人準則都成為許英祥至今銘記在心的金玉良言。

可以說,家族的傳承滋養了許英祥心中藝術的種子。歲月如梭,他對過往的「感恩」與「記憶」則成就了許英祥的藝術品味。

“Butterfly Cocoon Among Fruits and Leaves,” a jade necklace designed by Ying-Hsiang Hsu.

 

生活感悟 創作源泉

許英祥說:「翡翠設計最艱難之處,就是要把單調的玉石,加入內心情感,變成藝術品。」他作品的靈感都源自生活,特別是小時候故鄉的童年,加上對大自然的感悟。

許英祥的故鄉在台灣宜蘭蘇澳鎮,這裡是颱風經常登陸或是出海的地方。兒時,每次颱風連作「回南風」,許英祥家鄉的木屋就會歷經兩回甘苦。爺爺廟庭前有一棵枝繁葉茂的老榕樹,為了避免「樹大招風」被颱風摧折,許英祥每次都會在颱風登陸前為老榕樹修枝剪葉。直到如今,每次狂風暴雨後被掃倒的路樹、折枝,依然會牽出許英祥記憶中爺爺廟庭前的老榕樹。這抹溫馨的記憶,經由幾十年的玉石收集和打磨,成就了許英祥的珠寶作品「繭果連蒂」。

不談工藝和創意,單是選材,「繭果連蒂」這件作品中就包括了他幾十年來不斷收集的老坑翡翠、台灣藍寶、剛玉以及蛋白石等多種珍稀玉石及少見色澤。這件作品中,則數老坑翡翠的顏色最為難得。

記憶中,許英祥童年常在爺爺的老榕樹下嬉戲,看見陽光穿透榕葉間,照著樹上蝴蝶巧心結的繭,連結為生生不息的生命奇蹟。在玉件老坑濃郁嬌豔的佛手瓜旁,襯以墨西哥蛋白石(狀似小葫蘆的火蛋白)演繹蝶繭的創意;以較為透明放光的木拿種翡翠訴說穿透榕葉的光;以老坑嬌豔閃光的小桃心表述心情;以藍寶石光面蛋面的裸石細數童年鄉間的藍色小果子,串聯成佛手瓜與藍色野果爬蔓的童年山中生活。歷經四十年才逐一收集到的玉件,許英祥將它們一顆顆安放,如同安置一顆盈滿鄉愁的心。就這樣,他終於拼出了榕樹下不同果實在陽光下的多種色澤,成就了這件精美之作——「繭果連蒂」。

無獨有偶,許英祥的作品——頂級木拿種翡翠「阿嬤的菜瓜棚」,亦是源自他對童年老宅的回憶。阿嬤菜瓜棚的蔬果,經常是碩果累累,被做成了瓜子脯、菜脯和甫仔乾等。每年颱風過境時,一家人便在這些蔬果脯的陪伴下,度過狂風怒吼的日日夜夜。懷著對阿嬤辛勞的感恩,許英祥打造了這件作品「阿嬤的菜瓜棚」。

 

許英祥將自己的經歷和記憶轉化為捕捉翡翠繽紛與燦爛的圖騰,結合金工創意,創作出眾多極具生活趣味的翡翠作品,從而讓人們得以窺見翡翠更為多樣而美麗的一面,同時也為同業展示了廣闊的翡翠創作空間。

“Grandma’s Vegetable Shed,” a jade necklace designed by Ying-Hsiang Hsu.

Ying-Hsiang Hsu, Taiwan-based jade jewelry artist, metal processing expert, and founder of jewelry company Art Jade.

 

 

 

 

 

 

 

 

 

 

君子如玉  以玉為師

孔子喻「君子如玉」,生活中許英祥以玉之五德,「溫、良、恭、儉、讓」反視自己內心。他常覺玉雖無言,而能照人、識人、提點人,「以玉為師」是他現時心境的最佳寫照。

許英祥說,「玉外表之溫潤如君子溫儒的氣質,玉內在的絲紋,如君子善良的本質,自有的存在;玉堅硬的質地如君子的硬頸剛性,是『恭』也;玉材的珍貴,大小皆致用無浪費,有如君子節儉之骨,是『儉』也;玉色的多種與交會,是君子的包容力、謙讓心,是『讓』也;玉是君子的代表,也是正氣凜然之象徵。」

對於許英祥而言,每日的玉石研究,不僅僅是對大自然中樸玉的琢磨,更是對自己內在的打磨——打掉了自己的諸多執著,讓自己更能順應自然,釋放天性。他內化昇華的「內心」亦反應在他的玉石設計中。作品中翡翠顏色的漸層,就如同他內心情感的深淺,展示著他對自然和人生的領悟

買玉之人常問「玉能否避邪?」許英祥總會這樣回答:「只要有愛、有善心,就可避邪。」

秉承高度專業的玉石研究和打磨技術,「磨玉人」許英祥試圖把翡翠最大的美麗展現給世人。在他心中,自己不僅僅是一個磨玉的匠人,更是一個傳達「如玉之心」的文化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