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Pan, Shen Yun Dancer

By Astrid Wang

Photography by Larry Dye

「我從小就對中國文化特別感興趣」,從建築、服飾到文學、哲學,中華五千年文明裡的各方面,無一不讓舞蹈藝術家潘克岐充滿熱情。來自臺灣的他,母親是中文教師,從小就浸染於傳統文化之中,自三歲識字起,遍讀古籍經典,11歲時,為了進一步體會中華文化,主動向父母表明想學習武術。習武兩年後,他在全國大賽中摘下銀牌,展露其過人的天賦。

14年後,在2021年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中,潘克岐以詮釋詩仙李白一舞,勇闖決賽,並拿下人生中另一面重要的銀牌。這一名熱衷於傳統文化的青年,從學習中國傳統武術,到成為中國古典舞藝術家,之間的歷程與轉變,得從一場藝文演出說起。

潘克岐談起2009年時,他在臺灣觀賞來自美國紐約神韻藝術團的演出。該藝術團以復興中華五千年文明為宗旨,自2006年成立以來,每年在世界五大洲巡演,是首屈一指的中國古典舞藝術團,以「世界第一秀」之名享譽全球。這是他初次接觸中國古典舞,此後數年,他從一名觀眾,蛻變成舞臺上亮眼的舞蹈家,現任神韻世界藝術團的領舞演員。他說:「當初加入神韻,就是因為這藝術團的最終目標——再現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我覺得這個理念,跟我非常心靈契合。」

在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第九屆「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中獲銀獎,潘克岐當年演繹李白一角,搭配舞劍橋段。

不屈不撓  情鍾中國古典舞

潘克岐在中國古典舞之中找了他願意花費一生實現的夢想。然而,初學舞蹈之際,並不順遂。他不僅有相對優勢的外型條件,具備武術基礎的他,對於傳統身法亦有所了解,但他卻在所有中國古典舞的考試中,屢屢失利。尤其在考取美國飛天藝術學院(隸屬飛天大學,是中國古典舞的全球最高學府)的過程,更是一波三折,「我考了無數次,我媽甚至跟我說『你就放棄了』。」他回憶。

儘管失敗,他對於古典舞的熱忱並未因此被澆熄:「那時候已經喜歡上舞蹈了,我當時想就算去不了(美國),也沒關係,我繼續在臺灣把舞跳好也可以,我當時沒有放棄舞蹈。」潘克岐對於舞蹈的堅持有如敲門之磚,「當你真心喜歡,把全身心投入在裡面時,會忘記一切的痛苦。」2011年他終於如願打開了那扇夢寐以求的大門——成功考進於飛天藝術學院。

潘克岐談及獨鍾中國古典舞原因時,談到他特別喜歡其「講究陰陽協調」的理念,就像道家中相生相剋的道理,「沒有左,就沒有右,你沒有蹲,就沒有起,沒有坐,如何站?」他解釋:「古典舞講究自然發力,自然肌肉運用,」這就是符合天道的展現。也因為從小接觸這些文化,他接觸中國古典舞後,有種難以言喻的熟悉感,「不只是喜歡上舞蹈本身,而是喜歡其背後的內涵。」舞蹈就像是一本永遠翻不完的書,帶給他無窮的樂趣。

Jason Pan stage photo
中國古典舞中強調「陰陽平衡」,與女性柔美的舞步對比之下,男性的舞步則遒健而陽剛。

品味傳統 認識真實內涵

傳統文化的內涵,非三言兩語能道盡。正是神韻,帶領他理解文化背後的意義,「傳統文化,不光是表面上的一些形式,不是說穿了漢服、講中文,就是傳統文化,而是從思想、道德品質上,思考有沒有傳統文化的規範?」

潘克岐回憶起神韻節目中一個令其印象深刻的故事。2018年的舞劇《覺醒》,講述一名曾在戰場上殺敵無數的將軍,感到自己罪業深重,決定出家成為一名和尚。然而,要放棄過往與俗世的一切,充滿阻力。過去的部下與戰友、親人與未婚妻,多次找他回去,但他都一一克服這些牽絆,神佛看見他修煉的決心,展現神蹟,使其他更加堅定。故事最後一幕,一名老和尚為這名將軍剃度。

他對此感同身受:「當你想變好的同時,不會那麼的順利,就像主人公一樣,他想修煉時,會不斷受到外界干擾……就像練舞時很苦,會想要不要繼續,要不要放棄?」但是主人公的意志激勵了他,轉變其看待難關的態度。潘克岐認為這就是展現傳統文化,因為人們能從這些故事,感受到一名人物的品格與心境高度。

圖中動作為「朝天蹬」,潘克岐在全世界中國古典舞大賽中的舞蹈技巧表演項目中展現的其中一項。

德藝雙馨 體悟文化真諦

在學習正統古典舞的歲月中,他逐漸理解到「仁義禮智信」或人們常說的「溫良恭儉讓」,這些都屬於傳統價值中相對外層的體現。深究為何那些歷史知名人物的風範得以被世代傳頌?他認為這都源於一顆「修煉的心」。

「我覺得最核心的理念,只能用三個字:真、善、忍來概括。這是最高級的理念。無論是儒家、佛家、道家,還是那些理論、知識,都是從真、善、忍,這三個最終的道理衍生出的文化。」潘克岐篤定地說。

「真、善、忍」三字,從潘克其三歲起,就伴隨著他成長。一直以來,他都是以此做為其為人處世的準則。真、善、忍是法輪大法的修煉原則,該身心修煉法根植於華夏傳統文化。在神韻藝術團擔任舞蹈演員的十年歲月,除了透過揣摩各式古代人物故事,更深刻體會其中文化底蘊,他也在這藝術家群體中,感受非比尋常的氛圍。因為這裡的藝術家,都是遵循這種修煉方法,透過修養自身品德,達到更高的藝術境界。

在潘克岐學習中國古典舞的歷程中,他相信必須從文化層面開始理解其內涵,才能藉此增進舞藝。

儘管潘克岐在其任職的舞蹈團內擔任領舞,但他始終認為這位置,只是因為自己剛好合適,而不認為自己比他人還要強。若有天有更適合的人選出現,那他也能毫不戀棧此位。「怎麼樣把自己放的最低,把別人抬上去?」潘克岐說這是他在神韻學到最寶貴的一課,他相信:「我修好我自己,影響身邊的人,那我不管在哪裡,都是發光的。」

擁抱有限歲月 創造無限 

作為一名舞蹈藝術家的生涯,可能不過數十年,潘克岐也清楚此現實,雖然熱愛舞蹈,但他明白總有一天,無法繼續在舞臺上揮灑這份熱情,不過對此,他毫無畏怯,因為他有學不完的東西:「自我修養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學習,不同於舞蹈年齡,若能跳三、四十(歲)就差不多,身體會不靈活或退化,可是思想這一塊、人文修養這一塊,可以不停地進步到老,甚至到百年後,都是可以影響到後世。」

他說,「當一名演員,有了內心的東西,哪怕這人年紀大了,不靈活了,他就能夠由內而外的在舉手投足展現出文化修養。這是我對自我的期許,希望成為這樣的藝術家。」

不過現階段,他全心把握當下。每年參與神韻的巡迴演出,對潘克岐而言就是最大的獎勵:「等到每年大幕一拉開的瞬間,感覺是我一年當中最滿足的時刻。」在演出的兩個半小時內,盡情揮灑過去一年來練就的一切,並且將美好、純正的訊息傳遞給觀眾。他心懷感激,和藝術團一起以恢復傳統文化為事業,「作為個人,我沒有想太多,我想,能夠在臺上跳一天,我就跳一天。我覺得我還能動,我就想跳。」